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BKS072)的结项成果。激进思想传统是美国政治文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基于文本解读的视角,对20世纪以降美国激进思想传统的文化根源、政治愿景、变革路径、实践影响等进行了全景式的描绘,并分别对种族、性别、人与自然、国际关系、全球人类命运以及激进文学和影视文化等这些相对独立但又不失内在联系的多个专题予以详尽论述。在厘清激进思想的基督教异端、海盗政治信条、启蒙哲学等多重根源基础上,系统揭示了激进思想中意涵的制度超越与和平变革的特质,对现状的全然颠覆和对和平路径的偏好始终贯穿于各种激进思想的主题之中。
本书认为,激进思想传统通过内化于美国主流价值体系而构成20世纪美国社会持续发展和变迁的内在动力,虽然目前面对政治影响被边缘化的现实挑战,但是资本主义自身不可克服的种种顽症和固有矛盾决定了美国激进思想传统的未来依旧充满机遇与希望。
思想政治教育根源论
战后美国左翼政治文化:历史、理论与实践
当代美国的不平等:基于马克思主义视域的一项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论
吕庆广 云南宣威人,历史学博士,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江南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华美国学会会员、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会员、国际美国研究联络会(ASN)会员。先后就读于昆明师范学院(今云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和南京大学。长期从事美国左翼思想与激进社会运动、美国政治文化与国际问题以及区域历史文化研究。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省级项目以及其他级别项目十余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8部,代表作有《60年代美国学生运动》《当代社会问题研究》《战后美国左翼政治文化:历史、理论与实践》等,获得省市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十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