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摧残士气,必驱成一邪媚世界

作者:
出版日期:
2017年7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大小:
873.71 KB
报告字数:
6667字
所属图书:
学者的本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中国历史上一个值得历史学家反复探询的问题,就是士与知识分子强烈的参政和议政意识。《左传》“子产不毁乡校”有所谓“议执政之善否”的记载,孔子对此大为赞赏。也许正是从孔子开始,这种“格君心之是非”的价值取向几为代代相承。逮至近代,那些最早接受西方学术规范、试图专注于学问的知识分子,也常常为难以摆脱这一传统而懊恼。如决心舍弃政治,为思想界尽些微力的梁任公;二十年不问政治的胡适之,最终也坠入其中,在政治旋流中苦不堪言。这里自然有诸多的不得已,然而,这种不得已究竟是什么,给他们自身,对历史的演进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谢国桢先生一九三四年出版的《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对明清之际士人参政和议政的考察,为吾人思考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些启示。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君子尽去,小人独存
·大决所犯,伤人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