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内容
-
2020年11月
出版
以2018~2019年度国际文化产品的贸易总量和总金额为考察对象,本报告分析了以图书、期刊和报纸为媒介的传统纸质文化产品以及以音像和电子产品为媒介的电子文化产品在国际文化贸易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如传播内容以浅层传统文化为主,其深度有待加强;文化传播的方式与学习者丰富多样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张力等。为了提高中国文化传播影响力,本报告认为,应进一步深化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文化内容,改变传播方式,使文化传播的目的地突破以亚洲为主的特征,使之逐步变得多样化。同时,应将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与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有效结合起来,以现代化进程助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以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深化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
-
2017年05月
出版
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文化不仅在对外交流与传播中扩大了国际影响力,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地规范和提升着自己的整体实力。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主动性日益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吸引力不断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好评度逐渐提升以及我国承办国际文化活动的能力稳步上升。但由于国际文化传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中国文化在“国际环境”和“市场环境”两个方面存在问题。应确立中国的文化自信,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文化战略,以解决“国际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创新文化传播的运营模式、提升对外传播主体的文化自觉性来解决“市场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
2021年09月
出版
以2019~2020年度国际文化产品的贸易总量和总金额为参考,本报告主要分析以图书、期刊和报纸为媒介的传统线下纸质文化产品,以及以音像和电子产品为媒介的电子文化产品在国际文化贸易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这突出表现为:传播内容以浅层传统文化为主,其深度有待加强;文化传播的方式不够全面,与被传播者丰富多样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等。为了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本报告认为,应进一步深化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文化内容,增加多种传播方式,使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范围突破以亚洲为主的局限;同时,应将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与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有效结合起来,以现代化进程助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在多向互动中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走出亚洲、走向世界。
-
2019年03月
出版
-
2018年08月
出版
我认为每一种伦理学研究方法或者伦理学理论都应该吸收康德学派的思想,因此,我们所有人都不得不或应该承认,我们受到了康德的创新性的影响,且在许多领域都受到了他清晰的历史观和概念性的道德观的影响。我将要从康德绝对命令和假言命令之间的区别展开讨论,我认为康德是第一位以某种明确的方式来阐述这两者之间区别的哲学家。我将要讨论das Gute(good,善)和das Wohl(well,福)之间的区别,我相信二者的区别使康德有效地发现了“事物的善的状态”这种观点,或至少第一次清楚地认识到了那种观点的含义。我还会讨论,康德对道德内在特性的强调,何以能为美德伦理学和关怀伦理学提供重要启示,甚至也能对结果主义产生影响(尽管较少),因为适当地关注康德就内在生活所说的一切能帮助结果主义者形成并区分他们自己那些自相矛盾的观点。
-
2023年05月
出版
本报告以国际文化产品的贸易总量和总金额为参考,以传统纸质文化产品、电子文化产品、版权引进与输出等文化贸易活动为考察对象,对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整体状况予以考察。目前,传统纸媒行业发展遇到了较大挑战,文化产品数量有待增加、质量有待提高。我国文学、艺术教育发展受国外文化影响较深,版权引进主要受美国、英国、日本影响,国际视野有待进一步拓展,网络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亟待监管和引导。为了更好地进行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应当深化对自身文化传统和现代网络文化的研究,拓展国际性视野,广泛吸收国外优秀文化,并对互联网文化进行深刻的研究和探索,同时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引导,以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认同度。
-
2017年08月
出版
中华文化“走出去”是中国共产党自90年代以来一直坚持不变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数据分析为基础,以2012—2017年中华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走出去”的现状为考察对象,本文发现,中华文化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呈现了两个特点。在贸易总量以及贸易总金额方面,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时候表现了巨大的贸易逆差,在贸易进出口对象方面,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主要地域对象是亚洲。为了推动中华文化走出亚洲,走向亚洲,克服贸易逆差,本文从情感的视角分析了中华文化“走出去”所面临的情感挑战,并以这种分析为基础,进一步探索了可以帮助中华文化更好、更顺利地“走出去”的情感路径。
-
2018年10月
出版
2017年,湖北哲学学科在研究队伍、学位点建设、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呈现出关注现实问题、重视文本研究、学术活动活跃、国际交流频繁等鲜明特色。为了更好地推动湖北哲学学科的发展,应进一步增强哲学研究的国际学术话语权以及哲学研究的问题意识等。
-
2016年06月
出版
本报告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设立的24个学科为学科分类标准,从图书出版、论文发表以及科研项目立项与结项这三个维度来展开数据分析,以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2015年组织的全国性社会调查数据为参考,考察了2014年中国大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内的理论学术成果生产状况和生产特色。